艾草这么吃,太神奇了,你肯定想不到!
发布时间: 2024-07-10 | 关键词:艾草,艾草做法,艾草作用
很多的人都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要挂艾草,那么,艾草和端午节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?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呢?朋友们一定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吧,现在大家就跟随着我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艾草和端午节的关系吧。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并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。
艾,又名家艾、艾蒿。它的茎、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。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。中医学上以艾入药,有理气血、暖子宫、祛寒湿的功能。将艾叶加工成“艾绒”,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。
可见,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。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“卫生节”,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,挂艾枝,洒雄黄水,饮雄黄酒,激浊除腐,杀菌防病。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端午节上山采药,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。
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、菖蒲(蒲剑)或石榴、胡蒜,都有其原因。通常将艾、榕、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,然后插或悬在门上。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,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,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“百阴之气”,叶片呈剑型,插在门口可以避邪。所以方士们称它为“水剑”,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“蒲剑”,可以斩千邪。清代顾铁卿在《清嘉录》中有一段记载“截蒲为剑,割蓬作鞭,副以桃梗蒜头,悬于床户,皆以却鬼”。
而晋代《风土志》中则有“以艾为虎形,或剪彩为小虎,帖以艾叶,内人争相裁之。以后更加菖蒲,或作人形,或肖剑状,名为蒲剑,以驱邪却鬼”。
艾草代表招百福,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,插在门口,可使身体健康。在我国
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,针灸里面的灸法,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,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。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,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,像宗懔的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曰“鸡未鸣时,采艾似人形者,揽而取之,收以灸病,甚验。是日采艾为人形,悬于户上,可禳毒气。”
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,求吉祥的习俗。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“午时联”,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,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“手执艾旗招百福,门悬蒲剑斩千邪”。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“插榕较勇龙,插艾较勇健”。
艾草还可以食用哦~
艾草,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、祛风邪等用途,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,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“艾饭”等应节食品之外,还有人将艾草、茅草、抹草、柳枝、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,当作避邪之物。
艾草具有的功效
1.艾草具有特殊的馨香味,做成馨香枕头,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。
2.艾草叶熬汁,然后稀释兑水沐浴,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。
3.此外还可以驱蚊蝇、灭菌消毒,预防疾病。
4.艾草还用于针灸术的“灸”,“灸”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、烫穴道。
5.用艾草泡脚有很多保健功效。因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,特别是在五月节这天乘着露水采到后,药效最好。
6.艾草还可入浴,有理气血、逐寒湿、止血、安眠、温经的功效。对毛囊炎、湿疹有一定疗效。
艾草的推荐做法
1、清明粿
食材:糯米粉500g、粘米粉50g、咸菜300g、艾草50g、笋150g、肉150g、油适量、盐适量、粽叶适量。
做法:
1、首先把咸菜、笋、肉切碎,在油锅里稍稍炒一下。
2、要先准备好高温的水,把两种粉倒在盆子里。粉中间挖个洞,倒入热水。
3、加入适量的艾草,先把中间的粉搓合成小团,然后慢慢的把边上的粉也混合进去,慢慢的揉,把面团越搓越大。
4、全部揉好后,盖上毛巾醒十分种。
5、然后分成等量的小团。放在手心里搓成圆形。
6、中间开个洞,把包料放进去。再闭合上面的孔。搓出形态即可。
7、在粽叶上涂上食用油。剪成小块状平摊在蒸锅里。
8、然后把做好的青团放上去,每个中间要隔开一点距离。
9、最后就是蒸了,准备一锅热水,把蒸架放进去。
10、再开火蒸十五分钟左右,按一下如果很软了就可以了。
2、艾叶煮鸡蛋
食材:艾叶100g、食盐适量、调和油适量、鸡蛋3个。
做法:
1、艾叶拣去杂质,去梗,泡水。
2、洗净的艾叶,小盆里打入3个鸡蛋。
3、艾叶切碎,鸡蛋打散。
4、锅里烧开水。水煮开后倒入艾叶煮开。
5、倒入鸡蛋液煮开。煮开后转中小火。
6、放适量盐、油煮开即可。
3、艾粄
食材:艾叶、 糯米粉、芝麻 、花生、红豆。
做法:
1、把芝麻、红豆、花生分别炒熟
2、然后一起用研磨机研磨成粉
3、艾叶过一遍开水后用刀剁碎,然后放入锅里加一点点水和少量糯米粉炒成糊
4、铲到大量糯米粉上,揉成面团
5、分成小剂子,压成一个小圆形
6、把研磨好的馅料包入其中。不漏即可。
7、全部包好后,给每一个艾粄垫上一片叶子
8、水开后入锅蒸15-20分钟
9、刚出炉的艾粄,趁热吃最好。
10、摊凉后,放入保鲜盒保存好,第二天还可以吃!
4、香艾饺子
食材:艾叶,生粉,猪肉,酱油,鸡蛋,汤,盐,糖。
做法:
1.艾叶洗净、烫水、切碎
2.猪肉挑半肥瘦的,洗净,剁碎,拌上生粉、酱油、鸡蛋、汤、盐、糖
3.然后把艾叶也拌均匀
4.用买来现成的饺子比,一按一捏,一只饺子就做好了
5.在蒸盘抹上油之后,大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
5、艾米果
食材:艾叶、糯米粉150g、粘米粉175g、食用碱一匙、白糖适量、水适量。
做法:
1、摘好的艾叶用清水仔细清洗干净。
2、锅里加水大火烧开,倒入洗好的艾叶。加入一匙食用碱,更容易煮烂。
3、艾叶一定要煮烂,艾叶梗要可以轻易压碎。
4、煮好的艾叶用冷水清洗几遍,去除涩味和苦味。
5、洗好的艾叶挤干水分备用。
很多的人都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要挂艾草,那么,艾草和端午节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?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呢?朋友们一定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吧,现在大家就跟随着我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艾草和端午节的关系吧。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并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。
艾,又名家艾、艾蒿。它的茎、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。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。中医学上以艾入药,有理气血、暖子宫、祛寒湿的功能。将艾叶加工成“艾绒”,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。
可见,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。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“卫生节”,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,挂艾枝,洒雄黄水,饮雄黄酒,激浊除腐,杀菌防病。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端午节上山采药,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。
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、菖蒲(蒲剑)或石榴、胡蒜,都有其原因。通常将艾、榕、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,然后插或悬在门上。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,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,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“百阴之气”,叶片呈剑型,插在门口可以避邪。所以方士们称它为“水剑”,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“蒲剑”,可以斩千邪。清代顾铁卿在《清嘉录》中有一段记载“截蒲为剑,割蓬作鞭,副以桃梗蒜头,悬于床户,皆以却鬼”。
而晋代《风土志》中则有“以艾为虎形,或剪彩为小虎,帖以艾叶,内人争相裁之。以后更加菖蒲,或作人形,或肖剑状,名为蒲剑,以驱邪却鬼”。
艾草代表招百福,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,插在门口,可使身体健康。在我国
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,针灸里面的灸法,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,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。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,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,像宗懔的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曰“鸡未鸣时,采艾似人形者,揽而取之,收以灸病,甚验。是日采艾为人形,悬于户上,可禳毒气。”
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,求吉祥的习俗。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“午时联”,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,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“手执艾旗招百福,门悬蒲剑斩千邪”。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“插榕较勇龙,插艾较勇健”。
艾草还可以食用哦~
艾草,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、祛风邪等用途,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,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“艾饭”等应节食品之外,还有人将艾草、茅草、抹草、柳枝、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,当作避邪之物。
艾草具有的功效
1.艾草具有特殊的馨香味,做成馨香枕头,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。
2.艾草叶熬汁,然后稀释兑水沐浴,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。
3.此外还可以驱蚊蝇、灭菌消毒,预防疾病。
4.艾草还用于针灸术的“灸”,“灸”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、烫穴道。
5.用艾草泡脚有很多保健功效。因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,特别是在五月节这天乘着露水采到后,药效最好。
6.艾草还可入浴,有理气血、逐寒湿、止血、安眠、温经的功效。对毛囊炎、湿疹有一定疗效。
艾草的推荐做法
1、清明粿
食材:糯米粉500g、粘米粉50g、咸菜300g、艾草50g、笋150g、肉150g、油适量、盐适量、粽叶适量。
做法:
1、首先把咸菜、笋、肉切碎,在油锅里稍稍炒一下。
2、要先准备好高温的水,把两种粉倒在盆子里。粉中间挖个洞,倒入热水。
3、加入适量的艾草,先把中间的粉搓合成小团,然后慢慢的把边上的粉也混合进去,慢慢的揉,把面团越搓越大。
4、全部揉好后,盖上毛巾醒十分种。
5、然后分成等量的小团。放在手心里搓成圆形。
6、中间开个洞,把包料放进去。再闭合上面的孔。搓出形态即可。
7、在粽叶上涂上食用油。剪成小块状平摊在蒸锅里。
8、然后把做好的青团放上去,每个中间要隔开一点距离。
9、最后就是蒸了,准备一锅热水,把蒸架放进去。
10、再开火蒸十五分钟左右,按一下如果很软了就可以了。
2、艾叶煮鸡蛋
食材:艾叶100g、食盐适量、调和油适量、鸡蛋3个。
做法:
1、艾叶拣去杂质,去梗,泡水。
2、洗净的艾叶,小盆里打入3个鸡蛋。
3、艾叶切碎,鸡蛋打散。
4、锅里烧开水。水煮开后倒入艾叶煮开。
5、倒入鸡蛋液煮开。煮开后转中小火。
6、放适量盐、油煮开即可。
3、艾粄
食材:艾叶、 糯米粉、芝麻 、花生、红豆。
做法:
1、把芝麻、红豆、花生分别炒熟
2、然后一起用研磨机研磨成粉
3、艾叶过一遍开水后用刀剁碎,然后放入锅里加一点点水和少量糯米粉炒成糊
4、铲到大量糯米粉上,揉成面团
5、分成小剂子,压成一个小圆形
6、把研磨好的馅料包入其中。不漏即可。
7、全部包好后,给每一个艾粄垫上一片叶子
8、水开后入锅蒸15-20分钟
9、刚出炉的艾粄,趁热吃最好。
10、摊凉后,放入保鲜盒保存好,第二天还可以吃!
4、香艾饺子
食材:艾叶,生粉,猪肉,酱油,鸡蛋,汤,盐,糖。
做法:
1.艾叶洗净、烫水、切碎
2.猪肉挑半肥瘦的,洗净,剁碎,拌上生粉、酱油、鸡蛋、汤、盐、糖
3.然后把艾叶也拌均匀
4.用买来现成的饺子比,一按一捏,一只饺子就做好了
5.在蒸盘抹上油之后,大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
5、艾米果
食材:艾叶、糯米粉150g、粘米粉175g、食用碱一匙、白糖适量、水适量。
做法:
1、摘好的艾叶用清水仔细清洗干净。
2、锅里加水大火烧开,倒入洗好的艾叶。加入一匙食用碱,更容易煮烂。
3、艾叶一定要煮烂,艾叶梗要可以轻易压碎。
4、煮好的艾叶用冷水清洗几遍,去除涩味和苦味。
5、洗好的艾叶挤干水分备用。
⊙注:本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,供交流学习使用(非商业目的)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。
( 文章完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