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 >>  大众健康   >>  健康资讯  >>  资讯正文

艾灸,其实是在给自己治未病!

  发布时间: 2024-10-22  |   关键词:艾灸,温肾固精,健脾和胃
治未病,指的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调理好身体,解决潜在的可能的患病因素,达到扼杀疾病苗头,保持身体一直处于比较健康的水准的一种养生理念。这种观点最早是《黄帝内经》提出来的,“上工治未病”,说的是“上工”(水平高的医生)治疗疾病,都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解决掉了。其实是一种”未病先防“的养生理念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现代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,工作压力越来越大,引起相应的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来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.久坐缺乏锻炼引发颈椎病、腰椎病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.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引发失眠、抑郁、女性月经不调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.长期暴饮暴食以及久食大鱼大肉肥甘厚腻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;贪凉饮冷,饮食不节引发肠胃病、女性痛经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4.性卫生做不好以及不注意避孕而频繁流产引发盆腔炎、附件炎、输卵管堵塞、不孕症等等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5.小儿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引发营养不良、钙铁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性早熟;经常贪凉阴冷引发肠胃病造成营养吸收不良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6.经常滥用抗生素,造成孩子抵抗力下降,经常感冒发烧拉肚子,并且越来越不容易痊愈.....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以上的各种健康问题,在现代社会有着逐步增多的趋势,如果不注意”未病先防“,及早控制疾病萌芽,遏制其发展,这将会导致病人越来越多,看病越来越难,并且疾病治疗难度越来越大,越来越不容易痊愈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其实具体方法,有很多种,就是首先得确定您自己的身体体质,看看到底是什么类型,然后根据具体的体质类型,生活习惯,饮食习惯,运动习惯,性格类型,以及各种体检的检查结果,进行综合分析判断,针对性制定综合的调养方案。这样从根本上改善影响健康的因素,达到祛病保健养生的效果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为什么提倡艾灸治未病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中国古代医学书籍记载认为: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”是说很多用针药无愈的病症,艾灸能够治愈。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特点是不用服药物、无毒副作用,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窦材在他的《扁鹊心书》中的《需识扶阳》一节说:“人于无病时,常灸关元、气海、命门、中脘······亦可保百余年寿矣。”四穴者,乃温补脾肾,扶养正气,保命之要穴。同时也可以在病还没来之时,就迎着它灸,从而把潜在病邪驱走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灸除用于疾病治疗之外,也可以作为预防疾病,或保护健康的方法,而用于健康的身体。因此,艾灸具有治未病的优势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艾灸法“治未病”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,选用强壮、保健类穴位来提高疗效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.关元、命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有温肾固精、补气回阳、通调冲任、理气和血之功效,这两穴相辅相成,用纯阳艾火常灸之,可振奋肾气,使肾阳充足,便能推动整个机体的气血运行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.足三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有健脾和胃、补益气血、扶正培元的功效,长期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,鼓舞人体正气,增强脏腑功能,调节后天之本;中脘者,《难经》云:“中焦者,在胃中脘,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。”六腑与五脏互为表里,胃为五脏六腑之海,故古人云:“得胃气者生,失胃气者死。”这就说明人赖百谷以养其身,凡养生调病者,应首应调和胃气,胃气调则生,是人体养生之要穴之一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.中脘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中脘穴属任脉,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。中脘穴有调胃补气、化湿和中、降逆止呕的作用。《甲乙经》载:“胃胀者腹满胃脘痛,鼻闻焦臭妨于食,大便难,中脘主之,亦取章门。”又载:“伤忧思气积,中脘主之。”《玉龙歌》说:“黄疽四肢无力,中脘、足三里。”实验观察发现,艾灸小白鼠“中脘”穴,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,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,幽门立即开放,胃下缘轻度提高,空肠黏膜皱襞增深、肠动力增强。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,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,对于胃脘胀痛、呕吐、呢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⊙注:本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,供交流学习使用(非商业目的)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。 

( 文章完 )
海福全自动多功能艾灸床产研基地  海福360°高科艾灸运营管理中心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1110号 粤ICP备2023058750号-1